二十五年,中俄总理定期会晤 牵引两国务实合作成长
1996年12月26日至28日,时任中国国务院总理李鹏对俄罗斯进行了工作访问。在会后发布的《中俄联合公报》中,双方宣布正式启动两国总理定期会晤机制。
北京环球网报道,11月26日,中国外交部新闻发言人宣布:中俄总理第25次定期会晤将于2020年12月2日举行。
弹指一瞬,中俄总理定期会晤走到第二十五个年头——四分之一世纪。二十五年,足够一个襁褓中的婴儿长成健硕的成人。也是在二十五年里,得益于两国总理定期会晤机制的牵引,中俄务实合作爬坡过坎,不断攀登自我实现的巅峰。
从经贸到能源,从战略性大项目到人文交往,两国务实合作硕果累累、遍地开花。
中俄经贸关系自上世纪90年代起迅速发展,至今已成厚积薄发之势。2002年,双方确定2005年实现双边贸易额达到200亿美元的目标,2004年这一数字达到212亿美元。2018、2019年,中俄双边贸易额连续两年突破1000亿美元。经贸合作不断提前“撞线”,彰显两国贸易往来的充沛活力。疫情的阴霾遮不住中俄合作的成色,2020年1-10月,中俄贸易额为881.95亿美元,中国继续保持俄最大贸易伙伴国地位。与贸易降幅不断收窄相伴的是贸易结构不断改善、贸易品类不断丰富。今年上半年,中国成为俄罗斯肉类最大出口对象国,俄罗斯的出口肉制品有一半以上销往中国。1-7月中国品牌汽车在俄市场销量增长22.4%,近期阿里巴巴旗下跨境电商服务平台速卖通已在俄开设外卖和快递服务。今年前三季度我对俄投资逆势增长,中俄投资基金、中俄地区合作发展投资基金作用得到不断发挥,惠及两国大批投资项目。
中俄能源合作水平也节节攀升。经过16年谈判和数年建设,2011年中俄原油管道问世,加上后期建成的复线,目前每年稳定供油3000万吨。2019年,我自俄进口原油7000余万吨,占我全年进口约15%。去年12月,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在两国元首见证下投产通气,东北、华北和华东的居民有望在接下来几年里用上“俄气”。也是在去年,我自俄煤炭进口首次突破3000万吨大关。中石油、丝路基金分别持股的亚马尔液化天然气项目运营顺利,目前俄国内仅有两项正式投产的液化天然气项目,“亚马尔”即为其中之一。中石油和中海油入股的“北极-2”液化天然气项目建设扎实推进,预计2023年正式投产,中俄能源全产业链合作再上新台阶。
中俄间的战略性大项目同样亮点纷呈。2015-2016年,两国企业和政府先后签订重型直升机合作协议,目前“重直”已经完成了装备的设计定型,距离最终的成功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未来搏击长空的,不仅是中俄两国的重型直升机,还会有双方联合研制的远程宽体客机——CR929。2019年8月,CR929展示样机首次亮相莫斯科航展。两国在航空领域“双剑合璧”,有望在“A”(空客)、“B”(波音)一统江湖的全球宽体客机市场里打出自己的品牌。除此之外,以同江铁路桥、黑河公路桥为代表的互联互通建设,以北斗-格洛纳斯、嫦娥七号飞船-月球26号探测器协作为标志的中俄航天领域交流,都不断将两国关系推向深入。
中俄自2006年起先后互办国家年、语言年、旅游年、青年友好交流年、媒体交流年和地方合作交流年。今年8月,中俄科技创新年开幕。从重离子超导同步加速器等大科学装置合作到建立北京大学中俄数学中心,从两国为应对疫情在药物和疫苗研发等领域加强合作,到在数字经济、电子商务等领域积极培育新增长点——2020年,创新无疑成为推动中俄务实合作向深向实的关键词。
在喀山旅行的国人能看到海尔投资的冰箱厂,湖南市民能面对面欣赏乌里扬诺夫斯克州艺术家的画作。2019年,两国教育领域长短期留学交流人员突破10万人,也是在当年4月,大熊猫“如意”和“丁丁”“空降”莫斯科动物园,在当地掀起一股“熊猫热”。不久前,在第三届进博会的一场带货直播中,仅仅三秒,来自俄罗斯的紫皮糖、巧克力、护肤品和冰激凌被抢购一空。今年“双11”,俄罗斯速卖通平台销售额达193亿卢布,再次刷新历史记录,两国务实合作给各自民众带去的获得感越来越强,两国务实合作的民意基础日益巩固。
浩渺行无极,扬帆但信风。出生于1996年——首次中俄总理会晤举行那年的两国孩童,现如今已长成青年,他们中的不少人,或许就在进博会直播中“抢货”,在速卖通平台上下单。二十五年里,中俄总理定期会晤牵引中俄务实合作不断向前。同时随着合作领域不断拓宽,中俄总理定期会晤机制自身也在不断优化完善,先后建立了中俄总理定期会晤委员会、人文合作委员会、能源合作委员会、投资合作委员会、“东北-远东”合作委员会,以及分管各领域合作的分委会和工作组,涵盖你能想象到的两国务实合作的方方面面。
中俄总理定期会晤已经陪伴两国务实合作走过了二十五年,他们还将相伴而行,一起成长,一起走下去。